2012年2月初的时候,林书豪在NBA的处境很不好,当时他是那种典型的边缘球员:上场机会和时间不多,钱很少,随时可能被裁,明天一觉醒来人得去哪,完全是未知的事。
NBA是全世界最好、实力最强、钱也最多的篮球联盟,它吸纳着来自全世界实力最强、天赋最高的球员,给他们开出天价的薪水,也从全世界赚取比天价薪水更天价得多的财富。
但这个财源滚滚的联盟,并不是对每一个成员都温情脉脉。大红大紫、大富大贵的是巨星、超级巨星,是那些有稳定地位的球员,而边缘球员的处境其实是很艰难的。凤尾并不好当,万一混不上去又蹉跎了太多时间,真不一定比得上到别处发展。枯坐几年板凳,钱没赚多少,巅峰期也已经过去了。
林书豪当时在纽约尼克斯,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快要混不下去了的角色,直到有一天球队里出现了大面积的伤病,尼克斯队几乎没啥人可用了,只能将就把他派上去。
然后他拿下了25分5个篮板7次助攻,率队(是的,率队)逆转战胜了篮网。
主教练一看小伙行啊,下一场给个首发试试吧。然后在他职业生涯第一次首发出战的比赛里,他再次拿下巨星级的数据,28分8次助攻,再一次率队取得了胜利。
接下来的四场比赛里,他继续着疯狂的表演。23分10次助攻战胜奇才,20分8次助攻击败森林狼,10分13次助战胜国王,38分7次助攻击败湖人……击败湖人的比赛,很明显把科比给打出情绪来了,似乎也为了后面他和科比关系不睦埋下了伏笔。
在球队大面积伤病,当家球员缺席,球队战绩不佳的背景下,原本籍籍无名的主角横空出世,拿下巨星的数据,率队取得连胜,震惊整个世界,这是标准的爽文才敢编出来的情节,但它是真实的,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一个人身上。
人一辈子能这么闪耀一回,某种程度上也就值了吧。
林书豪的NBA生涯算是很成功了,从他后面的经历看,这一阵“林疯狂”并不全是偶然,但也确实有些超水平发挥。他真实的实力,是场均十来分,六次左右的助攻,是合格的主力或轮换球员。
因为这段疯狂的经历,后面他拿到了比较大的合同,在NBA又多打了七年的时间。这个水平,已经远远高于所有NBA球员的平均数了。
林书豪的经历里,有一些细节,我想其实对我们普通人也是蛮有帮助的。
在他只是边缘球员,前景比较灰暗的那段时期里,林书豪的心态是比较平和且积极的,并不是我因为他成功了就给他贴金,而是事实如此。
边缘角色最大的敌人,是内心的沮丧,是失望与逐渐失去自信,是因为长期缺乏锻炼的机会而慢慢趋于平庸,不再能兑现自己的潜力。
多数人都过不了这一关,比如当年周琦在火箭队,就是这样的状况,好不容易被派上场,竟下意识地告诉教练:“我还没准备好。”
林书豪,包括现在日本的河村勇辉,确实是罕见的例外,确实有比较好的自我缓解方式,同时又并不消极,一直处于“我已经准备好了”的状态。
林书豪这些种心态的一部分原因,我是有所了解的。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身的家境比较好,心态比较平和,事实上没有过多的财务负担,因此他能够比较以享受和挑战的心态来看待篮球,觉得每多上场一分钟都是赚的,都是美好的体验。
相比而言,如果他出身差一些,就难免要面临更多的负担,对成败的看法,要更偏激一些。也难免要因为从小匮乏,而更注重短期的利益。
林书豪强大耐心的另一个原因,是来自于他的宗教信仰。他在采访中说过,他是一名相当虔诚的基督教徒,一直坚信只要他努力地练习篮球,奋力投这项事业,上帝就一定会保佑他,帮助他取得应有的成就。
我相信他这段陈述是真实的,至少在当时那个年纪,应该是真实的。我也不是在鼓吹迷信,信什么,信或不信完全是个人的事,只是在林书豪这段例子里,不管上帝是真的也好,是假的也行,确实是给到他帮助的。
在这个例子里,“上帝”其实是在给他提供一种持久的信心和耐力,使他不至于因为挑战过于艰难而崩溃。虽然这个“上帝”其实可能是不存在的,但给到他的鼓励和支持,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这一点,就和渔民相信拜一拜妈祖,出海时就能够多一份平安一样。因为这一点额外的信心,在面对风流时,就多了几分莫名的自信与勇气。因为这一点自信和勇气,克服困境的能力又无形中提了一两档,最后确实提升了一点点生存的概率。
要是宗教信仰,对神的信仰不是使人变傻变蠢,使人被忽悠被收割,不是引发歧视,引发相互相互的残杀;要是信仰是用在这样的领域,使人得得到一点安慰,信心和耐性得到加强,那其实挺好的,是不是迷信根本就不重要。
也许在我们执行一个比较大比较困难的目标时,也可以试着这样通过一点啥,来给自己一点长期的信心和安慰,让自己更好过点。
Copyright © 2022-2025 JRS低调看.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地图 蜀ICP备16004126号-3